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成果 >> 实践大纲 >> 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大纲 >> 正文

专业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0日

一、课程性质

《专业写作》是一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应用文写作、记叙文写作和读书报告写作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具备常见应用文体的相关知识和写作能力,并且能够指导中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写作记叙文,进而提升自身和中学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理解常见应用文体、记叙文体和读书报告写作的相关知识。

课程目标2: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明确各种常用文体的写作要求,掌握现代化的、与时俱进的写作新工具和新方法,具备写作、修改文章和指导习作的能力,

课程目标3: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与文化,逐步培养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情怀。

课程目标4: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养成对语言运用的反思习惯,涵养科学运用语言的精神,为将来的中学教学实践提供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

三、学时分配

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如下表:

四、参考教材与书目

1.参考教材:

姚国建主编,《基础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陈家生主编,《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参考书目: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开明出版社,2017年版。

夏丏尊、叶圣陶,《七十二堂写作课》,开明出版社,2017年。

[美] 劳拉·布朗,译者:袁婧,《完全写作指南》,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

[美] 保拉·拉罗克,译者: 张铮:《写作之书》,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

五、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讲 常见的应用文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常见应用文的格式及写作要求,并能够熟练写作与指导七类应用文。

【支撑课程教学目标】1、2、3、4

【教学重点】七类应用文的格式

【教学难点】七类应用文的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法;训练法

【教学内容】

一、计划的格式及要求

二、总结的格式及要求

三、书信的格式及要求

四、通知的格式及要求

五、通报的格式及要求

六、证明的格式及要求

七、申请书的格式及要求

第二讲 记叙文讲解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并具备熟练写作和指导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支撑课程教学目标】1、2、3、4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特点与结构

【教学难点】记叙与抒情的结合;叙事与流水账

【教学方法】讲授法;训练法

【教学内容】

一、记叙文的含义

二、记叙与抒情

三、叙事与情感

四、叙事与流水账

第三讲 读书报告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读书报告的概念,掌握读书的方法及读书报告撰写的要求,并具有撰写读书报告的初步能力。

【支撑课程教学目标】1、2、3、4

【教学重点】读书的方法;读书报告撰写

【教学难点】读书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训练法

【教学内容】

一、读书报告的含义

二、有效地读书

三、读书报告的写作


【实践学时】56学时

【实践内容】

写作七篇应用文,六篇记叙文和十三篇读书报告。

六、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灵活,自学生入学开始,指导教师即对学生写作、阅读情况进行摸底,本课程的教学在每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完成,教师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并对学生各阶段写作情况进行批改。

七、课程评价

本课程评价由教师批阅成绩和答辩成绩组合而成。教师批阅是为了保障学生完成课程任务中的记叙文和应用文部分,答辩是为了保障学生高水平完成读书报告部分。成绩计算:教师批阅占50%,答辩成绩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