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实习实践课程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成果 >> 实践大纲 >> 毕业实习实践课程大纲 >> 正文

毕业论文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6日

一、课程性质

毕业论文是本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在完成基础课、专业课学习和其它实践性环节训练之后,进行全面素质训练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旨在系统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查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以全面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毕业生。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完善人格精神。

课程目标2:学生能够积累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成果,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进一步丰富人文积淀,提高人文素养。

课程目标3:学生能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课程目标4: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运用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提高综合素养。

课程目标5:通过毕业论文写作,训练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信息搜集整理能力,提高独立思考和进行科学研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学时分配

四、毕业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及要求

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某一专题进行研究,并撰写毕业论文。

(一)选题

工作内容:

指导教师提出选题方向,教研室集体讨论后交系学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然后发给学生,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确定选题。学生完成选题报告。

要求:

1.课题应符合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本专业实际,有一定的创新性,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

2.题目大小、难易适中,工作量适当,能充分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3.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考虑本专业的学科方向,结合教师的研究课题项目进行。

4.学生选定题目后,一般不得随意更改,个别确有特殊原因需要改变选题者,须向指导教师说明理由,报系教学副主任批准后方可改变。

5.一人一题,一般不准两个或几个人合写一个题目。如有需要两个以上合写一个题目时,须由指导教师同意,系领导批准,而且要分工合作,每人都得执笔。

6.学生拟定毕业论文题目后,要填写选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查签字,系主任审查后可进入开题阶段。

(二)查阅文献与文献阅读

工作内容:教师为学生制定可行的文献阅读计划,及时检查与指导,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归纳,完成文献综述。

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有目的地查阅文献资料,独立阅读、分析和归纳文献资料,正确分析和阐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研究意义,完成文献综述。

(三)确定研究方案

工作内容:

1.学生选定题目后,查阅资料或进行必要的调查,对取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和综合,针对论文涉及的课题研究现状、课题研究意义作好充分论证,提出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以及预期结果,然后编制论文提纲,填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

2.指导教师审核论文提纲、相关准备材料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教研室召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材料及现场汇报提出同意开题或暂缓开题意见,经系主任审核,系办公室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上盖章,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始进入论文的撰写阶段。

要求:

1.研究方案应要具有科学性,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先进性,尽可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2.研究框架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体现一定的逻辑性。

3.研究的主要问题明确,重点、难点突出。

(四)课题实施及论文撰写

工作内容:

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修改批准后,学生着手论文写作,正确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论题进行分析论证,依照论文撰写格式,撰写科学研究论文。教师全程督促与指导。完成教师指导记录表、中期检查表。

要求:

1.论文必须提出和解决在本专业内的某一学术问题,观点要正确,方法要得当,推理要合乎逻辑。

2.引证资料要有据可查,论据要充分,结果要醒目,叙述要层次清楚。

3.论文不得少于7000字符。论文的打印格式及装订规范要按照中文系统一要求。

4.指导教师要及时审查学生书写的论文,并对学生的每稿论文写出恰当的评语和意见。

5.论文的写作要严格按照国际、国内通行的写作规范和标准进行,按照《中文系本科毕业生论文写作和答辩实施方案》中对论文体例的要求书写,并遵循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严禁抄袭、剽窃行为。

(五)结题与答辩

工作内容:

完成论文撰写后,学生对论文的写作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总结论文研究的过程与结果,分析不足之处,完成结题报告。之后系部统一安排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要求:

1.研究情况的总结要实事求是,叙述要有条理、简明扼要。

2.各教研室负责本学科毕业论文的初评工作。

3.各教研室主任指定所属人员对本专业学生论文进行审阅,写出初评意见并填写《毕业生毕业论文审阅表 》。

4.论文答辩按《中文系本科毕业生论文写作和答辩实施方案》进行。

五、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与要求

(一)系主要职责

系作为直接组织与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基层单位,其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落实学校关于毕业论文的管理规定;

2.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拟订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3.组织教师对课题进行论证,保证课题符合化学专业培养目标,同本专业、本学科内容密切相关,在专业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意义,注重反映化学领域内的实际问题;

4.提出指导教师名单,对导师提出毕业论文教学基本要求;

5.召开学生大会,向学生提出毕业论文工作的相关要求,进行必要的动员工作;

6.监控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定期检查毕业论文工作各阶段的进度及质量,检查督促教师对学生的考勤与指导;

7.组织答辩小组,确定组长,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

8.收集、整理、保存毕业论文工作的有关资料;整理有关资料归档;

9.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二)指导教师主要工作职责

1.指导学生选题,对学生提出写作论文的明确要求;

2.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题目,介绍参考书目,指导查阅资料的方法;

3.指导学生拟出论文提纲,帮助制定论文撰写计划;

4.检查学生论文进展情况;

5.在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

6.审阅论文初稿,指出不足之处,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7.对论文写出评语,评定成绩;

8.参加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

9.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撰写时,不得包办代替,要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10.指导教师要认真负责,对学生不能不管不问,要严格要求,具体指导。

(三)评阅教师主要工作职责

1.认真评阅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成果;

2.按照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实事求是地给每个学生写出书面评语和评分;

3.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

4.参加本系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四)毕业论文指导

1.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由讲师以上职称教师担任;

2.指导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审阅毕业论文的草稿,准确指出错误及不当之处,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

六、毕业论文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

以公开答辩方式进行,最后评定成绩。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必须从严要求。严格按照分阶段评分进行,无前一阶段成绩,不得进入下一阶段评分。答辩不通过,总成绩不能评为合格。最后以五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分登记入册,优秀率一般不高于10%。系级优秀论文再经院答辩工作委员会审定,评出校级优秀论文。其余视具体情况而定。

七、大纲执行说明

(一)时间:第七、八学期进行。

(二)指导教师需按照要求在第七学期提交毕业论文题目,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准备与撰写工作,于第八学期五、六月份完成论文结题与答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