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活动 >> 正文

剪纸巧入绣,布上绽华彩 | 中文系“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7-09 [来源]: [浏览次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贴布绣艺术犹如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深厚情感。为积极响应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中文系“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晋韵棋迹实践队”走进长治市潞州区西岭村,开展实践活动。


马春花掌握的“贴布绣技艺”是当地“潞绣”的重要分支。她自幼便深受家风与地方风俗的熏陶,对剪纸、刺绣等民间手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剪纸、刺绣起步,逐渐将技艺拓展至布老虎、布娃娃等各类工艺品的制作,完整地承袭了祖辈相传的精湛技艺。



在实践过程中,马春花老师从最基础的折叠技法入手:对角折出利落的线条,对边折出对称之美;之后教同学们用铅笔勾勒雏形:五角星的线条刚劲,花朵的线条柔和,笔尖游走,同学们也慢慢找到了创作的感觉。待手法渐熟,马老师便手把手传授剪裁要诀,随着剪刀“咔嚓”作响,纸上的图案逐渐成型,那份亲手创造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技艺日臻娴熟,同学们涉及的题材也愈发丰富:“连年有余”的纹样里,游鱼与莲花相戏,藏着对丰足生活的祈愿;“双喜剪纸”以对称构图传递婚嫁的喜庆,每一笔转折都凝聚着民俗的温度;“立体春字”凭巧思折叠,将春日的生机与灵动在纸上立体铺展。马老师授课时,还会细述每幅图案背后的文化内涵——那些代代相传的故事、寄寓美好的寓意,让剪纸在同学们眼中,从指尖手艺化为承载乡愁与祝福的文化载体。

这场剪纸实践之旅,在马春花老师的悉心指引下,同学们于红纸方寸间,以剪刀为笔,以巧思为墨,裁剪出家乡的印记与传统的风华。未来,同学们将继续探寻剪纸艺术的更多可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剪纸艺术,让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